雅性苦无他嗜好,山之佳处吾皆到。 江西山半入诗中,点检怪犹无阁皂。 吾家十世江西居,南来始得阁皂图。 垩文横斜水曲直,煤汁浓淡山荣枯。 燕閒指顾图之上,神游满意酬心赏。 已空沙界无大千,那信沧溟有方丈。 诗仙来往白云乡,惟沈廷瑞伊用昌。 画帘卷舒纳夜月,金收开阖吞朝阳。 两篇之外有余景,孟阳摹写得要领。 或云图是无声诗,犹将幻梦对泡影。 撙斋或是武夷曾,道人未必非老彭。 相逢恍惚似前世,一笑舂容话长生。 大道一成百无恐,仙家犹被死生动 |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幅描绘江西山水的画的赞美。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这幅画的欣赏,对山水美景的喜爱,以及对画中蕴含的哲理的感悟。 首段描述了作者对山水景色的热爱,以及对这幅画中江西山水的期待。第二段则是对画中景色的具体描绘,从山川的形态,到水流的曲直,再到山色的浓淡,都一一展现出来,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接下来的段落,作者在画前沉思,满意地享受着这种心灵的满足。他觉得这幅画已经超越了空间的限制,包含了整个世界。他想象着诗仙在白云乡的来来往往,沈廷瑞、伊用昌等诗人的灵感也在这幅画中得到了体现。 最后,作者对这幅画的评价极高,认为它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哲学,一种对生死、对世界的理解。它超越了世俗的恐惧和担忧,是仙家之道的一部分。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理解,以及对艺术的欣赏。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让人在欣赏画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