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皴柱杖子,非长亦非短。 东行西行处十分著力,归家稳坐时一味不管。 著力处是我同流,不管时吾之道伴。 且道伴同流是一是二,见成公案。 |
这首诗是关于人生旅程的深刻洞察和独特理解。诗人通过描绘拄杖子这一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物,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鳞皴柱杖子,非长亦非短”一句,首先以形象生动的描绘引出了主题——拄杖子。这里的“鳞皴”形象地描绘了杖子的表面,给人以质感之感。而“非长亦非短”则表达了杖子的长度适中,适合使用。这一句为读者展示了诗人的细心观察和描绘,同时也为后文的哲理表达做了铺垫。 “东行西行处十分著力”和“归家稳坐时一味不管”两句,则是对人生旅程的生动描绘。前者描述了人们在人生旅程中,无论东行西行,都需要付出努力,去面对各种挑战;后者则表达了在人生的归途,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无需过多关注外界的纷扰。这两句诗既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旅程中的进退得失的独特看法。 “著力处是我同流”和“不管时吾之道伴”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前者表达了在人生旅程中,我们需要与他人同流,去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后者则表达了在人生的归途,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道伴,也就是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旅程中的孤独与陪伴的理解。 最后,“见成公案”一句,以一个富有深意的结尾,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引导读者去思考人生的各种可能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拄杖子为引子,通过对人生旅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无论是进退得失,还是孤独与陪伴,诗人都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进行了描绘和理解。这首诗不仅富有哲理,也充满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独特见解,值得一读再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