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花箫鼓绮罗丛,人在熙和境界中。 海宇三登歌化日,湖山一览醉春风。 水摇层栋青红湿,云锁危梯粉黛窗。 十里掌平都掩尽,有谁曾纪建楼功。 |
这首诗确实是一首描绘美好生活和自然环境的佳作。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莺花箫鼓绮罗丛,人在熙和境界中”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莺啼花开,乐声悠扬,人们生活在这和谐安详的环境中。 “海宇三登歌化日”一句,诗人用“海宇”代指国家,表示国家迎来了像春天一样的日子,歌舞升平,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湖山一览醉春风”则进一步描绘了湖光山色之美,让人陶醉在春风之中。 “水摇层栋青红湿,云锁危梯粉黛窗”两句,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将湖水的波光粼粼,楼阁的红色和青色,以及云雾缭绕中的楼阁窗户,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十里掌平都掩尽,有谁曾纪建楼功”两句,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这座楼阁的建成使得十里之外的人们都为之惊叹,而又有谁会记住这座楼阁的功劳呢?这里诗人似乎在暗示这座楼阁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这座楼阁的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湖光山色、楼阁之美以及其对于社会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即这座楼阁的功劳可能会被人们遗忘,但它所代表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却是永恒的。 此外,诗中的“熙和”、“醉春风”、“青红湿”、“粉黛窗”等词句也充满了诗意和美感,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陶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