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地云丛花意妍,清芬曾向窦家传。 登山不愧自招隐,斫树莫名谁学仙。 香换西风埋麝腹,种分南海蕴龙涎。 玉杯甘露何从得,欲折蟾枝是几年。 |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艺术的深刻理解。 首联“月地云丛花意妍,清芬曾向窦家传。”诗人以月下花丛的美丽和芬芳为引子,引出诗的主题。这里的“花意妍”不仅描绘了花的美丽,也象征了诗人的才华和美好品质。而“清芬曾向窦家传”则暗示了诗人与某位历史人物(可能是窦家)有着相似的高尚品质和才华,暗示了诗人的高尚追求和理想。 “登山不愧自招隐,斫树莫名谁学仙。”颔联表达了诗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里的“招隐”和“学仙”都是对隐逸生活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同时,“斫树”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爱护之心。 “香换西风埋麝腹,种分南海蕴龙涎。”颈联通过描述花香的变化和产地,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里的“香换”和“埋麝腹”、“种分”和“蕴龙涎”都是对美好事物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玉杯甘露何从得,欲折蟾枝是几年。”尾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执着追求。这里的“玉杯甘露”和“欲折蟾枝”都是对美好事物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是几年”则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渴望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艺术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诗意的美感和哲理的深度,值得一读再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