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性不分拿,处身常落魄。 难以事王侯,唯堪友猨鹤。 遂尔辞国都,终然住林壑。 渴则饮涧豀,饥则茹薇藿。 烟霞水石间,自得无穷乐。 所归在一死,天地为棺槨。 弃权埋任从他,曾不加计度。 乌鸢与蝼蚁,於吾无厚薄。 清泰藕华池,深知可栖托。 念兹常在兹,但观西日落。 |
这首诗是典型的中国山水诗,它描绘了一个隐逸者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环境,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疏离。 首句“受性不分拿,处身常落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尘世的疏离。他似乎不受世俗的束缚,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自然之中。 “难以事王侯,唯堪友猨鹤”表达了诗人对权贵的淡漠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似乎不愿意为王侯效力,反而更愿意与猿鹤为友,这表明他对自由的追求和对束缚的厌恶。 “遂尔辞国都,终然住林壑”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的决定。他辞别了国都,最终住在了林壑之中,这表明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疏离。 “渴则饮涧豀,饥则茹薇藿”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渴了就喝涧水,饿了就吃野菜,这表明他的生活简朴而自由。 “清泰藕华池,深知可栖托”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和平的向往,他深知藕华池可以成为他的栖身之所,这表明他对自然的依赖和对世俗的疏离。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他远离尘世,生活在自然之中,过着简朴而自由的生活。他对生死看得很淡,认为天地就是他的棺木,这表现出他对生命的豁达和超脱。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他认为自然是最好的归宿,也是他心灵的寄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