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示建弥陀会》

了得惟心是道场,弥陀元不在西方。
面门出入无人荐,刹刹尘尘迸宝光。
作品赏析
这首诗《了得惟心是道场,弥陀元不在西方。
面门出入无人荐,刹刹尘尘迸宝光。》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意的诗,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首先,诗中提到了“了得惟心是道场”。这里的“心”可以理解为内心的智慧和觉悟,而“道场”则可以理解为修行和追求真理的地方。诗人表达了只有通过内心的修炼和觉悟,才能达到真理的境界。这是一种强调内心修养和智慧的哲学观点。 其次,“弥陀元不在西方”表达了对于佛教中阿弥陀佛的看法。在佛教中,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代表着慈悲和救赎。然而,诗人却说“元不在西方”,也就是说,阿弥陀佛并不一定存在于西方极乐世界,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代表着内心的善良和慈悲。 第三,“面门出入无人荐”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这里的“面门”可以理解为内心的门户,而“无人荐”则表示这种境界是超脱世俗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和推荐。诗人通过这个描述,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刹刹尘尘迸宝光”则是对宇宙的描绘。诗人用“刹刹尘尘”来形容宇宙的广大无边,而“迸宝光”则表示宇宙中充满了无尽的宝藏和智慧。这个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的敬畏和赞美,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强调了内心的智慧和觉悟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宇宙的敬畏和赞美。这首诗不仅富有哲理和深意,也充满了诗意的美感和韵律。
相关诗词
  • 1
    [宋]
    对镜不须强灭,假名权立菩提。
    色空明暗本来齐。
    真妄体分两种。
    悟则便名静土,更无天竺曹溪。
    谁言极乐在天西。
    了则弥陀出世。
  • 2
    [近代]
    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
    想当年,吉江辽人民安乐。
    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
    到而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
    甲午役,土地削。
    甲辰役,主权堕,江山如故,夷族错落。
    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
    却归来,永作蓬山游,今弥陀。
  • 3
    [明]
    叚鹆色不如鹦鹉,强向筵前学人语。
    网罗西下陇山空,毛羽虽佳不如汝。
    铁衣金觜双雕楹,世间无处无弓矰。
    试听内苑笼中语,空诵弥陀六字名。
    ¤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