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关山月》

月从东海出,冷照玉门关。
征人家万里,梦向月中还。
金闺亦有梦,却行玉关道。
道路不相知,思深各衰老。
胡笳吹哀怨多,奈此关山明月何。
终宵迸泪如金波。
作品赏析
这首诗《月从东海出,冷照玉门关》是一首描绘月夜征人思乡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明月照耀下的边疆关隘,表达了征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 首句“月从东海出,冷照玉门关”,诗人以生动的描绘开启了诗篇,将明月从东海升起,冷冷地照耀在玉门关外的壮阔景象展现出来。这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征人思乡情感的象征。明月从东海上空升起,照亮了征人的家乡,却也照亮了他们眼前的万里征途,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 “征人家万里,梦向月中还”表达了征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无论他们身处何方,心中总是想着家乡,而这种思念在月光中显得更加浓烈。诗人通过“梦向月中还”的描绘,将这种思念之情推向高潮。 “金闺亦有梦,却行玉关道”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无奈。尽管在闺房中也有梦境,但醒来后却发现自己仍在玉关道上行走,这无疑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和悲哀。 “道路不相知,思深各衰老”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征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他们身处异乡,道路漫长而未知,只能独自承受思乡之苦。 “胡笳吹哀怨多,奈此关山明月何”这两句诗描绘了月夜中的边疆景象,胡笳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伴随着哀怨的情绪。而明月依旧照耀着关山,这使得征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 “终宵迸泪如金波”这句诗描绘了征人在月夜中的泪水如金波般闪烁的情景。泪水代表了他们的痛苦和无奈,也代表了他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征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诗人通过明月、胡笳等象征元素,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艺术魅力。
上一首
《越上》
相关诗词
  • 1
    [唐]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2
    [南北朝]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 3
    [唐]
    塞坦通碣石,虏障抵祁连。
    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
    影移金岫北,光断玉门前。
    寄言闺中妇,时看鸿雁天。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