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登阁》

乱后独来登大阁,凭阑举目尽伤心。
长堤过雨人行少,废苑经秋草自深。
破落侯家通永巷,萧条宫树接疏林。
总输释氏青莲馆,依旧重重布地金。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亡国之痛、离乱之思的诗。这首诗将乱离时局带给诗人个人的种种愁苦,一齐倾泻在读者面前。诗中写景寄意,用意颇深。从“长堤过雨人行少”“废苑经秋草自深”等句可以看出诗人乱后感到国破家残的无比痛心,尽管是残破景象,但仍对曾经的繁华充满眷念之情,透露出对那个时代的缅怀和向往之情。整首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深远。 诗人先从大处落笔,写登楼放眼四望。“长堤过雨”“废苑经秋”,总摄题中两意:一为雨后废苑,二为长堤草径。然后顿笔,用“伤心”二字为诗魂。“尽伤心”三字,凝聚着诗人对亡国哀思的深情抒发。 “长堤过雨人行少”描绘出雨后长堤上少有行人的凄凉景色。“废苑”句又从另一角度表现园中荒凉萧瑟的景象。经过雨打风吹之后,园中荒草蔓生,深达草丛。“废苑”与“长堤”在诗中对照强烈,渲染亡国后的破败景象。经过低回掩抑的气氛铺排之后,由诗之终二句猛然扬起,一扫低沉情绪。终二句通过赞美佛寺寄托忧国伤时的感慨。末句与李商隐《北青萝》末句“重碧拈时天色远”并读,从佛经故事到诗人自己所寓的深意,思路一贯。 总之,这首诗情景交融,诗情跌宕起伏,或写个人愁苦,或写国破之痛,或二者皆有。此诗对六朝情事不无想象,又全用实事贯串其中。如诗之二联便善于抓住残苑废园中的景物进行刻画与描绘,似国似家似乱世中不期而遇之同感的产物。“伤心”二字亦灵亦蠢,绾合一起也颇为得体。诗人多视角描写之后更相叩互及补充的手法颇可玩味。
创作背景
**《登阁》的创作背景是诗人登楼远望,观壮美山河,而生壮志凌云之情怀**^[1]^。 登高远眺是李士元的喜好,诗人在灵隐寺中的高楼远望,见到钱塘江和江两岸的景色,不禁诗兴大发,创作了这一首《登阁》^[1]^。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2]^。此诗描写了壮美的山河景色,语言流畅自然,是登高诗中的名篇^[1]^。
相关诗词
  • 1
    [唐]
    圣主万年兴,贤臣数载升。
    古灵传岳秀,宏量禀川澄。
    畿甸举长策,风霜秉直绳。
    出车遥俗震,登阁满朝称。
    赋简流亡辑,农安政理凭。
    还家新长幼,巡垄旧沟塍。
    忠梗大勋立,寰瀛堕业惩。
    焚香兼御史,悬镜委中丞。
    旟隼当朝立,台骢发郡乘。
    司徒汉家重,国典颍川征。
    云路俄平入,台阶忽上凌。
    秉钧调造化,宣綍慰黎烝。
    金省方秋作,瑶轩直夜凭。
    中书赠陈准,右相简王陵。
    三杰贤更穆,百僚欢且兢。
    摇怀及宾友,计曲辨淄渑。
    阊阖暝阴散,钩陈爽气凝。
    月深宫树转,河近禁楼冰。
    卑吏夙
  • 2
    [宋]
    白云峰下古溪头,曾与提壶烂熳游。
    登阁共看彭蠡水,围炉相忆杜陵秋。
    棋玄不压通高品,句妙多容隔岁酬。
    别后相思时一望,暮山空碧水空流。
  • 3
    [宋]
    白云峰下古溪头,曾与提壶烂熳游。
    登阁共看彭蠡水,围炉相忆杜陵秋。
    棋玄不厌通高品,句妙多容隔岁酬。
    别后相思时一望,暮山空碧水空流。
李士元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