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燕》

不必嫌漂露,何妨养羽毛。
汉妃金屋远,卢女杏梁高。
野迥双飞急,烟晴对语劳。
犹胜黄雀在,栖息是蓬蒿。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得非常有意境,通过对黄雀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一些解读: 首句“不必嫌漂露”,漂露指的是飞翔时略带飘摇的风露,表示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诗人对此并不讨厌,反而是欣然接受。 “何妨养羽毛”一句,又进一步表达了对羽毛的自然生长、不受外界干扰的欣赏。养羽毛,字面上可能是指对鸟羽的保养,更深层次的含义则是强调自身修养、品格自然发展的态度。 “汉妃金屋远,卢女杏梁高”两句,借用汉代的故事,表达了对远离世俗纷扰的向往。金屋远,指的是远离繁华的宫廷,隐居在山林幽谷;杏梁高,则是指远离市井,居于高处,如卢女那样。 “野迥双飞急,烟晴对语劳”两句,进一步描绘出诗人所向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双飞急,表达了自由翱翔的意象;烟晴对语劳,则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最后,“犹胜黄雀在,栖息是蓬蒿”两句,诗人以黄雀为反衬,强调自己宁愿栖息在荒野蓬蒿之间,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里再次表达了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黄雀等鸟类在自由环境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读来令人深思。
创作背景
罗隐的《燕》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社会环境和罗隐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唐代社会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罗隐本人也是才华横溢却饱受社会不公,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屡试不第,因此对社会现实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在这种背景下,罗隐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感慨的诗作,《燕》就是其中之一。这首诗通过描写燕子的生活和命运,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上一首
《竹》
下一首
《遣兴》
相关诗词
  • 1
    [宋]
    腻红匀脸衬檀唇。
    晚妆新。
    暗伤春。
    手捻花枝,谁会两眉颦。
    连理带头双飞燕,留待与、个中人。
    淡烟笼月绣帘阴。
    画堂深。
    夜沈沈、谁道连理,能系得人心。
    一自绿窗偷见后,便憔悴、到如今。
  • 2
    [现代]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 3
    [宋]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