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巷无心长草莱,柴门偶自不曾开。 余龄渐迫诸孙长,徂岁将穷积雪来。 旦欲燎衣无宿烬,暮思赬颊但空罍。 孰知自有忘忧处,遶坐新书正作堆。 |
这首诗《陋巷无心长草莱,柴门偶自不曾开。余龄渐迫诸孙长,徂岁将穷积雪来。旦欲燎衣无宿烬,暮思赬颊但空罍。孰知自有忘忧处,遶坐新书正作堆》是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晚年生活的清苦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乐观和豁达态度。 首联“陋巷无心长草莱,柴门偶自不曾开”,诗人以简陋的巷子、无心生长的草莱,以及偶尔关闭的柴门,描绘出诗人清苦的生活环境。这里的“无心”和“不曾开”都带有一种无奈和无可奈何的情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无奈和接受。 颔联“余龄渐迫诸孙长,徂岁将穷积雪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年岁渐长、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里用“余龄”和“徂岁”两个词语,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而“积雪来”则形象地表达了冬天的寒冷和漫长,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凄凉感。 颈联“旦欲燎衣无宿烬,暮思赬颊但空罍”,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寒冷的早晨试图点燃篝火却找不到剩余的木柴,在傍晚时分只能空着酒壶思念家人。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尾联“孰知自有忘忧处,遶坐新书正作堆”,诗人以乐观的态度结尾,指出自己有新书可以阅读,可以暂时忘却烦恼。这里的“忘忧处”和“新书正作堆”都是诗人对生活的积极回应,表明诗人即使生活清苦,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孤独和清苦,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和豁达态度。通过朴素、自然的语言,诗人将情感与景色融为一体,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