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东湖北崦人家》

柴门映石柟,茅屋似僧庵。
蚕候家人熟,耕时父老谙。
设罝当兔径,添竹护鱼潭。
赛雨鸣箫鼓,迎神向水南。
作品赏析
这首诗《柴门映石柟,茅屋似僧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中详细描绘了蚕桑、耕种、捕兔、护鱼等场景,展现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与乐趣,同时也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首联“柴门映石柟,茅屋似僧庵”,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景象。石柟树下的柴门,茅屋若隐若现,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恬淡、宁静的感觉。这一描绘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为读者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世界。 颔联“蚕候家人熟,耕时父老谙”,诗人通过描述蚕桑和耕种的过程,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繁忙和有序。家人辛勤劳作,耐心等待蚕熟,而耕种时则有经验丰富的老农指导。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艰辛与乐趣。 颈联“设罝当兔径,添竹护鱼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生态环境。在兔子的小径上设置陷阱,池塘边添上护鱼的竹篱,这些细节展示了乡村的生态平衡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尾联“赛雨鸣箫鼓,迎神向水南”,诗人以赛雨、迎神等活动收尾,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祈求。在雨后,村民们鸣箫击鼓,欢庆丰收;在水南边迎接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联通过热闹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热情与活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中通过对蚕桑、耕种、捕兔、护鱼等场景的描绘,展示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与乐趣,同时也传达了对大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敬畏和祈求。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诗词
  • 1
    [唐]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
    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林树回葱蒨,笙歌入杳冥。
    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
    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 2
    [宋]
    倒拈折箸搅沧溟,无限鱼龙暗里惊。
    一笑机关轻捩转,东湖午夜月华明。
  • 3
    [元]
    娟娟临古戍,晃晃辞烟树。
    寒通云梦深,白映苍祠莫。
    胡床看逾近,楚酒愁难驻。
    雁背欲成霜,林梢初泫露。
    故人明夜泊,相望定何处?
    且照东湖归,行送归舟去。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