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於静处著閒身,别是清虚冷淡人。 禅里断除千种法,吟中消受一生贫。 声名岂必存编简,林壑从来有隐沦。 云月溪山无限景,对余一一意皆真。 |
这首诗《常於静处著閒身,别是清虚冷淡人》是一首描绘诗人生活和思想的优美诗篇。 首句“常於静处著閒身”,诗人表达了他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度过闲暇时光,这体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他选择远离喧嚣,选择在静谧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无疑是一种清虚冷淡的生活态度。 “别是清虚冷淡人”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清静无为、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这里的“清虚”和“冷淡”并非指冷漠或忽视生活,而是指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禅里断除千种法”一句,诗人暗示他在禅宗中领悟到断除各种世俗法门的必要,这表明他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越,而非外在的名利。 “吟中消受一生贫”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乐于在诗歌中享受一生的贫穷。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也展示了他在精神世界中的满足和快乐。 “声名岂必存编简”和“林壑从来有隐沦”两句,诗人表达了他对名声和地位的淡然,更倾向于隐居山林,寻找真正的自我。 最后两句“云月溪山无限景,对余一一意皆真”则表达了诗人对云月溪山的热爱,以及他在这些景色中感受到的真实和美好。这里,诗人将自然景色与自己的内心感受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和超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这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无疑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