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探玉甃千仞井,笔找龙文百斛鼎。 归根可以后冥茎,发刃难于先肯綮。 点铁要之便成金,即心是道道是心。 一案孔门重勘结,小圆为赐大为参。 |
这首诗《学探玉甃千仞井,笔找龙文百斛鼎。》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井喻学问,以笔喻思考,表达了探求学问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 首联“学探玉甃千仞井,笔找龙文百斛鼎。”描绘了探求学问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这里的“玉甃千仞井”象征着深邃的知识海洋,“笔找龙文”则象征着通过思考和努力去发现其中的奥秘。整句诗表达了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深入的思考,才能找到知识的真谛,获得智慧的果实。 颔联“归根可以后冥茎,发刃难于先肯綮。”进一步阐述了学问的探索过程。这里的“归根”和“发刃”分别比喻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对问题的解决方式。这两句诗强调了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重要性,只有找到事物的根本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颈联“点铁要之便成金,即心是道道是心。”表达了学问的积累和智慧的领悟。这里的“点铁成金”比喻通过学习和实践,将普通的事物转化为有价值的事物,“即心是道”则表达了通过内心的领悟,达到对真理的认知。这两句诗强调了学问的积累和智慧的领悟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 尾联“一案孔门重勘结,小圆为赐大为参。”以孔门的教诲为引子,强调了学问的传承和智慧的分享。这里的“一案”和“小圆”比喻对学问的深入研究和智慧的分享,“为赐大参”则表达了对知识的尊重和智慧的传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探求学问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强调了深入思考、不断探索、积累学问和分享智慧的重要性。这首诗不仅富有哲理,而且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