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苦不胜,迩来惟慕禅。 触途非巧者,于世分沉然。 要地羞难入,闲居钝更便。 清和挑菜食,闷寂闭花眠。 累遣期抛俸,机忘怕与权。 妨春愁筦榷,响夜忆林泉。 匪石从遭刖,珠膏枉被煎。 讨论唯子厚,藏退合吾先。 旧制群英伏,来章六义全。 休旬一拟和,乡思乱情田。 |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联“儒道苦不胜,迩来惟慕禅。触途非巧者,于世分沉然。”表达了作者对儒道生活的痛苦体验,以及对禅道的向往。作者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并不擅长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事务,因此感到十分苦恼。而禅道则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解脱,因此作者开始更加向往禅道。 颔联“要地羞难入,闲居钝更便。”表达了作者在官场中感到羞愧和不适,而在闲居生活中则感到更加自在和舒适。这也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颈联“清和挑菜食,闷寂闭花眠。”描绘了作者在春天时节的日常生活。他选择在清和的天气里挑菜食用,而在寂寞和寂静中则闭眼睡觉。这种生活看似简单,但却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诗意。 尾联“休旬一拟和,乡思乱情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放下官场的一切,回到家乡过上简单而宁静的生活。这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追求,这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