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山林几緉屐,何意随人戴朝帻! 口言报国直妄耳,断简围坐晨至夕。 道山堂东直庐冷,手种疏篁半窗碧。 但虞风波起平地,岂有亮发能补益。 成书朝奏暮请老,入耳幸免烦言啧。 东望故山百余里,父老欢忻来接迹,白羊绿酒争下担,长笛腰鼓纷如织,迢迢梅市过鲁墟,观者所至空巷陌。 尔来呻吟又春尽,周视室中惟四壁。 但令粝饭麤撑拄,犹胜朱门常踧踖。 小儿助我理孤学,终岁伏几心如石。 问看饮酒咏离骚,何似焚香对周易? |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归隐山林之后所作,通过对山林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满足。 首句“平生山林几緉屐,何意随人戴朝帻!”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接下来的“口言报国直妄耳,断简围坐晨至夕”则表达了作者对报国无门的无奈和山林生活的清静。 “道山堂东直庐冷,手种疏篁半窗碧”两句描绘了山林中的清幽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环境的喜爱。接下来的“但虞风波起平地,岂有亮发能补益”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另一面——风波险恶的担忧,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山林生活本身的肯定。 “成书朝奏暮请老,入耳幸免烦言啧”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归隐山林的决心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接下来的“东望故山百余里”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归隐的决心。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描绘了一个热爱山林、向往自由、不畏艰难、乐观向上的诗人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肯定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