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地才过膝,蟠根已有灵。 严霜百草白,深院一林青。 后夜萧骚动,空阶蟋蟀听。 谁于千岁外,吟绕老龙形。 |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生命哲理的诗,通过对一种特殊植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首联“发地才过膝,蟠根已有灵”描绘了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这句诗中的“发地才过膝”描述了植物生长的高度,超过了膝盖,给人一种高大威猛的感觉。“蟠根已有灵”则进一步描绘了植物的形态,它的根深深地扎在土壤中,已经有了灵性。这两句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植物的形态和生长环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颔联“严霜百草白,深院一林青”则描绘了严霜下的自然景象。这句诗中的“严霜百草白”描绘了严寒中所有的植物都变得苍白无力,只有这一片树林仍然保持绿色。“深院一林青”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片树林的生机勃勃,即使在严寒的环境中,它仍然保持生机。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颈联“后夜萧骚动,空阶蟋蟀听”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和声音。这句诗中的“后夜萧骚动”描述了夜晚的寂静中,只有蟋蟀的声音在回荡。“空阶蟋蟀听”则进一步描绘了蟋蟀的声音,它们在空荡荡的石阶上回响。这两句诗通过听觉的描写,给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感觉。 尾联“谁于千岁外,吟绕老龙形”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敬畏。这句诗中的“千岁”表示生命的漫长,“老龙形”则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伟大。诗人通过想象中的生物——老龙,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植物、自然和生命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坚韧,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敬畏之情。这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