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佛子,物外高流。 挈锡携缸,访寻知识。 须是踏著自己稳实田地,方解茆庵石室折脚铛儿。 煮粥煎茶,接待往来,随家丰俭。 未到如斯境界,不可虚延岁月。 二六时中,收视返听。 子细揣摩,是何面目。 |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一位出家佛子的口吻,表达了对人生境界的深刻理解。 首句“出家佛子,物外高流”,表达了诗中人物与众不同的身份——出家人,以及超脱世俗的高尚品质。 “挈锡携缸,访寻知识”,描述了诗中人物四处寻访、寻求智慧的生活状态。 “须是踏著自己稳实田地,方解茆庵石室折脚铛儿。”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智慧的追求和理解。只有通过踏实地积累知识和经验,才能真正理解生活中的真理。 “煮粥煎茶,接待往来,随家丰俭。”这句话描绘了诗中人物的生活状态,简单而充实,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又有对人际交往的理解。 “未到如斯境界,不可虚延岁月。”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期待和追求,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六时中,收视返听。子细揣摩,是何面目。”这句话是对如何达到这种境界的指导,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仔细揣摩生活的真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智慧的追求和理解,以及对人生境界的期待和追求。它鼓励人们要踏实地积累知识和经验,关注自己的内心,仔细揣摩生活的真谛,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