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知是妄,远远诣支公。 何法住持后,能逃生死中。 秋苔经古径,萚叶满疏丛。 方便如开诱,南宗与北宗。 |
这首诗的标题是《此身知是妄,远远诣支公。何法住持后,能逃生死中。 秋苔经古径,萚叶满疏丛。方便如开诱,南宗与北宗。》,它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探讨佛教教义,表达了作者对生死、生死轮回的深刻思考和对佛法的理解。 首联“此身知是妄,远远诣支公。”表达了作者对自我存在的反思和探索。这里,“此身”代表了人的肉体和自我意识,“妄”则表示虚妄、不真实,暗示着人生如梦的观念。作者通过“远远诣支公”表达了对佛学大师支公的敬仰和寻求真理的渴望。 颔联“何法住持后,能逃生死中。”进一步探讨了生死轮回的问题,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思考。“何法住持后”指的是佛法如何保持永恒不变,而“能逃生死中”则表达了作者对超越生死轮回的追求。 颈联“秋苔经古径,萚叶满疏丛。”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秋苔”和“萚叶”都是自然界的象征,它们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变化,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把握生命。 尾联“方便如开诱,南宗与北宗。”最后,作者总结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认为佛法就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人们的疑惑和困惑。“南宗与北宗”指的是佛教的不同流派,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不同教义的包容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探讨生死轮回和表达对佛法的理解,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和真理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也是一首对人生和信仰的探索和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