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自知。 只此分明是。 自此自此。 得一并无四。 在虚空里。 撒金蕊。 万道霞光通表里。 复元初、见本始。 要练正,灵真范轨。 更不用、木金火水。 把良因垒。 从心起。 方寸清凉无忧喜。 澄长生,并久视。 重阳子。 害风是。 王哲名、知明字。 说修行、旨没虚诡。 啄木词、中开真理。 向诸公、取知委。 以上重阳全真集卷之四 |
这首诗是道家修行之人的作品,充满了对道教信仰和修行的深入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的开头“自知自知。只此分明是。”表达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这里的“自知”可能指的是对自我内在世界的理解,对自我存在的认知。而“自知自知”则可能意味着这种认知只能由自我来完成,无法由他人替代。这种自我认知是修行的第一步,也是理解道教信仰和修行的基础。 “自此自此。得一并无四。”这两句诗可能是在描述修行的过程,从自我认知开始,逐渐深入,最终达到“得一”的境界,即得到了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消除了所有的疑惑和困扰。 “在虚空里。撒金蕊。万道霞光通表里。”这里描绘了一个虚空、金蕊、万道霞光的世界,可能象征着修行的成果,即内在世界的净化与提升。 “复元初、见本始。要练正,灵真范轨。”这里可能是在强调回归本源,修炼正道的重要性。灵真范轨,可能是指正确的修行方法或道路。 “更不用、木金火水。”这里可能是在强调修行过程中,不需借助外力,只需运用内心的力量,即“木金火水”四者皆可。 “重阳子。害风是。王哲名、知明字。”重阳子和王哲名可能是两位修行的典范或导师,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可能对诗人有所启示。 “说修行、旨没虚诡。”这里可能是在强调修行的真谛并非虚伪诡诈,而是真实可信的。 “啄木词、中开真理。向诸公、取知委。”啄木词可能指的是啄木鸟的故事或象征,其中蕴含的真理可能指的是修行的真谛。向诸公取知委,则可能是在提醒读者去寻求和理解修行的真实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道教修行的一种深入阐述和表达,充满了对内在世界和修行的深入理解,同时也充满了对导师和典范的敬仰和启示。它鼓励读者去深入理解自我,去寻求修行的真谛,去追求内心的清凉和长生久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