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者谣烛蛾,致身何营营。 雪山本师在,心地如镜清。 往与本师别,人间买浮名。 朝光畏不久,内火烧人情。 迷路喜未远,宿留化人城。 前心宛如此,了了随静生。 维持薝卜花,却与前心行。 |
这首诗《劳者谣烛蛾,致身何营营。雪山本师在,心地如镜清。》是一首优美的禅意诗篇,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过程。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烛蛾的劳作和营营声,引出了对自身修行的反思。这里的“致身何营营”表达了修行人对于名利、欲望的淡泊,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接着,诗人以“雪山本师在,心地如镜清”来赞美自己的修行导师,同时也象征着内心的清明如镜,反映出世界的真实面貌。这是一种对自我内在世界的深度洞察和认知。 “往与本师别,人间买浮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浮名的淡漠,他选择离开人间的喧嚣,去追求内心的平静。这是一种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定义,是对世俗观念的超越。 “朝光畏不久,内火烧人情”这两句诗描绘了内心的情感变化,朝光的短暂和内火的炽热都象征着人情的短暂和无常。诗人通过这种描绘,提醒自己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 “迷路喜未远,宿留化人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的决心和信心,他坚信自己离正道不远,愿意在“化人城”中停留下来,接受内心的洗礼和净化。 最后,“前心宛如此,了了随静生”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的执着和坚定,他的内心世界始终如一,随着内心的平静而逐渐清晰起来。这种对修行的执着和坚定,是诗人不断追求内心平静的动力。 在整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修行过程,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定义和对修行的执着。这首诗充满了禅意和哲理,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至于“维持薝卜花,却与前心行”,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持续保持内心平静的状态,如同维持薝卜花的香气一样,让自己的内心始终保持清新和纯净。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的坚持和追求,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纯洁。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禅意诗篇,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过程。通过对修行的执着和追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定义和对内心的平静的向往。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启示,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