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雨夕焚香》

芭蕉叶上雨催凉,蟋蟀声中夜渐长。
燔十二经真太漫,与君共此一炉香。
作品赏析
这首诗《芭蕉叶上雨催凉,蟋蟀声中夜渐长。燔十二经真太漫,与君共此一炉香》是一首描绘夜晚凉意和宁静氛围的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先,诗的第一句“芭蕉叶上雨催凉,蟋蟀声中夜渐长。”描绘了雨滴打在芭蕉叶上,催生了一种凉意,而蟋蟀的鸣叫声又增添了夜晚的寂静和时间的流逝感。这种环境设定为后文的情感表达提供了背景。 第二句“燔十二经真太漫”,这里的“燔十二经”可能是指焚香,也可能是指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但无论哪种理解,都给人一种深思熟虑、悠然自得的感觉。然而,“真太漫”则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似乎在感叹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无法掌控,充满了漫无目的的感觉。 最后两句“与君共此一炉香, ”这里再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与友人一起分享生活的宁静和思考,共同品味这一炉香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凉意和寂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整首诗充满了悠然自得、宁静致远的氛围,给人以深思和遐想。
下一首
《感恻》
相关诗词
  • 1
    [现代]
    舟中怅望梦难寻,绣被焚香夜夜心。
    武帝弘规金屋众,文君幽恨凤弦深。
    催妆青女羞还却,隔雨红楼冷不禁。
    写尽相思千万纸,东墙消息费沉吟。
  • 2
    [唐]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
    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
    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
    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
    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
    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
    说法金殿里,焚香清禁中。
    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
    天子揖妙道,群僚趋下风。
    我法本无著,时来出林壑。
    因心得化城,随病皆与药。
    上启黄屋心,下除苍生缚。
    一从入君门,说法无朝昏。
    帝作转轮王,师为持戒尊。
    轩风洒甘露,佛雨生慈根。
    但有灭度理,而生开济恩。
    复闻江海曲,好杀成风俗。
    帝曰我上人,为除膻腥欲。
    是日发
  • 3
    [明]
    五风十雨亦为褒,薄夜焚香沾御袍。
    当知雨亦愁抽税,笑语江南申渐高。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