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心月照云溪 俗名蓦山溪》

一身之内,二物成真宝。
著意辩三才,列四象、五行化造。
六贼门外,七魄莫狂游,八卦定,九宫通,功行十分到。
十分修练,九转成芝草。
八位上仙知,救七祖、远离六道。
五年功满,四大离凡尘,三清路,二童邀,抱一归蓬岛。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道教修行者的赞美诗,充满了对道教宇宙观和修行方法的深刻理解。让我们逐步解析一下这首诗的含义和美感。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这首诗的背景。它似乎是在描述一种道教修行过程,涉及到了许多道教的概念和术语。 “一身之内,二物成真宝” 这句话揭示了修行的核心,即个体内在的两个元素——精神和肉体——通过修行成为真正的宝物。 “著意辩三才,列四象、五行化造” 这句话似乎是在描述一种对宇宙的理解,即宇宙是由三才(天、地、人)、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和五行(金、木、水、火、土)等元素构成,通过修行可以理解和改变这些元素。 “六贼门外,七魄莫狂游” 这句话中的“六贼”可能是指道教修行中需要避免的六种诱惑或障碍,如贪欲、嗔怒、痴迷等。而“七魄”可能是指人的七种精神力量或元素,通过修行可以控制它们,不被它们所控制。 “八卦定,九宫通,功行十分到” 这句话似乎是在描述修行的步骤,即通过掌握八卦和九宫等道教符号学工具,可以逐渐提升功行(修行功夫)。当功行达到十分时,修行就达到了一个高度。 “十分修练,九转成芝草” 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修行的必要性和成果,即通过不断的修行,可以达到九次转变,最终形成芝草这样的仙草。 “八位上仙知,救七祖、远离六道” 这句话中的“八位上仙”可能是指道教中的八位神仙,他们了解修行的过程并可以帮助那些在修行中遇到困难的人。通过他们的帮助,人们可以远离六道轮回,到达仙界。 “五年功满,四大离凡尘” 这句话描述了修行的长期性和成果,经过五年的修行,身体和精神都会脱离凡尘,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最后,“二童邀,抱一归蓬岛” 这句话中的“二童”可能是指道教中的两位神仙童子,他们邀请修行者带着“一”(可能是指道或宇宙的本质)回归到蓬莱仙岛。这可能意味着修行的成功和达到仙界的象征。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道教宇宙观和修行方法的赞美和理解。它描绘了一个通过修行可以达到的超越物质世界和轮回的仙境,充满了神秘和美感。同时,它也表达了对修行的坚持和毅力的赞美,以及通过修行可以帮助他人脱离苦难的美好愿望。
相关诗词
  • 1
    [元]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
    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
    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
    官品极,到底成何济!
    归,学取他渊明醉。
  • 2
    [明]
    边邑深隍嵌叠峰,土民食粟扣时舂。
    云山溪水常相合,烟树藤萝每自封。
    岭外瘴温鸣蟋蟀,海滨郁热显掞鳙。
    常思不律皆由此,数月朱颜别旧容。
  • 3
    [清]
    韶光最好,甚眉峰长聚。
    相劝乘船漾南浦。
    盼海棠簪后插到茶蘼,同梦里又是楝花风雨。
    桥东芳草岸,胜乐游原,勾队争看小蛮舞。
    雀舫曳疏帘,蛛网浮杯,但日日鸾箫吹度。
    听唱遍青春蓦山溪,待拆了歌台,放伊归去。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