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鬓萧萧不满梳,秋风樵髻立庭除。 日明照见崚嶒影,自是山僧不是予。 |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自己憔悴衰败的容貌,以及面对自然山景的深深感慨的诗。 首句“残鬓萧萧不满梳”直接描绘了诗人的鬓角,已经稀疏到无法梳理的程度。这不仅揭示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苦楚和忧虑。鬓角的残败,象征着诗人年华的流逝,也象征着诗人理想的破灭。 “秋风樵髻立庭除”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形象,他在秋风中,如同一个未加修饰的少女一般,髻鬟凌乱地站在庭院中。这里,“秋风”和“樵髻”的搭配,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坚韧的氛围,表现出诗人面对困境的坚韧和顽强。 “日明照见崚嶒影”这句诗描绘了自然山景,阳光照在嶙峋的山影上,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这里,诗人将自然与自我进行了对比,他以山的高大和坚韧比喻自己的坚韧不屈,表现出一种崇高的精神。 最后,“自是山僧不是予”一句,诗人以山僧自喻,表达出一种深深的感慨。他并不是在抱怨生活的艰难,而是在感叹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伟大。他并不为自己的困境感到悲哀,而是以山僧为榜样,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和坚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憔悴衰败的形象,以及面对自然山景的深深感慨,表现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这种精神值得人们深思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