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林。 无作用、空处独卧高岑。 石枕草衣偃仰,极目观临。 水桃山杏,随分吃、且盗阳阴。 款款脱、尘躯俗状,三叠琴心。 舞胎仙论浅深。 自然见、不须重恁搜寻。 已通玄妙,得步琼林。 玉花丛里,从此便、养透真金。 莹静与、清风皓月,长做知音。 |
《守株林》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它以独特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玄妙的哲理的深深思考。 首先,诗中的“无作用、空处独卧高岑。石枕草衣偃仰,极目观临”描绘了一个宁静、空灵的场景,诗人独卧高岑之上,枕着石头,仰望着蓝天白云,这是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境界。这种描绘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热爱。 “水桃山杏,随分吃、且盗阳阴”一句,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享受和热爱。这里的“随分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随性、自由的态度,而“且盗阳阴”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款款脱、尘躯俗状,三叠琴心”一句,诗人用琴心比喻对尘世生活的摆脱,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琴心象征着内心的平静和自由,也象征着对生活的超越和升华。 “舞胎仙论浅深。自然见、不须重恁搜寻”一句,诗人用舞胎仙比喻玄妙的哲理和自然之道,表达了对自然之道的深深敬畏和追求。这里的自然见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道的领悟和理解。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玄妙哲理的深深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它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玄妙哲理的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宁静、平和的生活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