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首一切智,圆通十方慧。 无上两足尊,法体含三世。 归命万德师,与慈启大悲。 溥度恒沙乐,愿力难恩。 解空无比量,世出世间上。 了义修多罗,圆明真实相。 慧命久住持,阿僧历劫祗。 如今言下会,碎体报难齐。 我欲穷真法,法则非非法。 虽法非正固,要会无法法。 随文偈赞之,标宗立妙机。 通方闻便喜,声闻应皱眉。 红露穿碧海,是汝心非采。 不是风幡动,如如无变改。 白日绕须弥,只今是阿谁。 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 |
这首诗是一首对佛法的赞歌,表达了对佛陀的敬仰和感激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佛教术语和概念,如“一切智”、“圆通”、“法体”、“归命”、“万德师”等,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诗中描述了佛陀的无上智慧和慈悲,以及佛法的广大和深远。作者表达了对佛陀的敬仰之情,希望能够通过佛法来解脱苦难,获得永恒的幸福。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佛法的领悟和体验,认为佛法并非固定的、不变的,而是随着每个人的理解和体验而变化。作者认为,虽然佛法并非固定的法则,但要会悟佛法,需要深入理解、体验和实践。 整首诗充满了对佛法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领悟和体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佛法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着敬仰和感激之情的赞歌,表达了对佛陀的敬仰和对佛法的深刻领悟和体验。这首诗也提醒我们要不断追求真理,不断探索和领悟生命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