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长似病,烦热束四肢。 到君读书堂,忽若逢良医。 堂前水交流,堂下树交枝。 两门延风凉,洗我昏浊肌。 与子还往熟,坐卧恣所宜。 时时相献酬,文字当酒卮。 野饭具藜藿,永日亦不饥。 苟餐非其所,鲙炙为蒺藜。 时清士人闲,耕作唯文词。 岂独乡里荐,当取四海知。 |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与友人相处的愉快时光。 首段,诗人描述了自己长途旅行中的疲惫和不适,这就像一个病人在烦热的天气中挣扎。然而,当他来到友人的读书堂,他仿佛找到了良医,即找到了治愈烦热的方法。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读书堂比作良医,表达了他对友人读书堂的期待和向往。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读书堂的环境,堂前流水潺潺,堂下树枝交错。两扇门都迎着凉风,这使得诗人感到清爽舒适,仿佛洗去了他身上的烦热和疲劳。这些生动的描绘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宜人的环境,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表达了他与友人相处的愿望。他希望与友人保持联系,坐卧随心所欲,享受彼此的陪伴和欢乐。他们经常互相交流,讨论文字和诗词,这使得他们的友谊更加深厚。这种描述充满了温馨和友情的氛围,让人感到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最后一段中,诗人描述了与友人一起野餐的情景。他们准备简单的野餐,虽然食物简单,但也能满足一天的饥饿感。如果吃得不满意,他们还可以品尝美味的鱼肉和蔬菜。这段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他们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整首诗充满了对友情的赞美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一份珍贵的情感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