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诏金门草圣题,平明趋过殿西墀。 宫床赐笔宣名早,赭案焚香上策时。 朝论只应收俊杰,皇心非不监安危。 玉堂词客承恩久,几度曾来醉御卮。 |
这首诗是赞美草圣张旭奉诏入宫作诗,表达了作者对张旭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朝廷的期望。 首联“奉诏金门草圣题,平明趋过殿西墀”,直接点明主题,描绘了张旭在金门奉诏作诗的场景,以及他清晨早早地来到宫中殿前的台阶。这一联通过描绘张旭的行动和时间,表现出他对草圣的敬仰之情。 颔联“宫床赐笔宣名早,赭案焚香上策时”,进一步描绘了张旭在宫中的生活场景,他早早地被赐笔作诗,在宫殿的案台上焚香作诗,表现出他的才华和朝廷对他的重视。这一联也表达了作者对朝廷对草圣张旭的重视和敬仰之情。 颈联“朝论只应收俊杰,皇心非不监安危”,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期望,希望朝廷能够重视有才能的人,关注国家的安危。这一联也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忧虑和对国家安危的关注。 尾联“玉堂词客承恩久,几度曾来醉御卮”,以张旭在玉堂词客承恩久为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张旭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朝廷对草圣张旭的重视和敬仰之情。同时,“醉御卮”也暗示了朝廷对草圣张旭的优待和敬重。 整首诗以赞美草圣张旭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期望和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草圣张旭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