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殿宵祈感圣忧,玉毫曾降梵王州。 慈深三界云常聚,法遍诸天雨自流。 袯襫趁耕皆帝力,污邪满载为民求。 年年睿泽沾群物,愧未酬恩鬓已秋。 |
这首诗《紫殿宵祈感圣忧,玉毫曾降梵王州》是一首对佛法的赞美和感恩之情的表达。它描绘了佛法无边的场景,以及佛陀慈悲为怀的精神。 首联“紫殿宵祈感圣忧,玉毫曾降梵王州。”描绘了诗人深夜在紫禁城祈祷,感受到佛陀的关怀和忧虑。而佛陀的慈悲之光曾经降临在梵王州,象征着佛法的普照和恩泽。 颔联“慈深三界云常聚,法遍诸天雨自流。”描绘了佛法的广大和深邃,佛陀的慈悲如同三界云常聚,法音遍及诸天,如同雨水自流。这里用云和雨的形象来比喻佛法的广大和深远,形象生动。 颈联“袯襫趁耕皆帝力,污邪满载为民求。”描绘了佛陀的恩泽在人间的影响力。在佛陀的帮助下,农民们能够顺利耕种,污邪之地也得到了治理,为百姓谋求福祉。这里用“袯襫趁耕”形象地描绘了农民们因为佛法而得到的好处,体现了佛陀对众生的关怀。 尾联“年年睿泽沾群物,愧未酬恩鬓已秋。”表达了诗人对佛陀恩泽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未能回报佛陀恩情的心境。诗人感到自己已经年老,但仍然感到自己未能回报佛陀的恩情,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感激。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和感激之情,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佛法的广大和深邃,以及佛陀的慈悲和恩泽。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