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数树松,扶疏空庭里。 微风從南来,清声四向起。 俗兮闻必愁,吾也闻则喜。 昂头离石枕,扶羸凭藤几。 侧听复遥观,移晷不能已。 细叶舞轻烟,密影摇寒水。 何必钧天奏,岂羡霓裳妓。 万事更无求,深山此为美。 寂寥信为乐,轩晚诚堪耻。 谁谓茆山中,祇悦陶公耳。 |
这首诗《青青数树松》是一首对自然之美的赞歌,它以松树为主题,描绘了庭院的清幽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欣赏。 首先,诗人通过对庭院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空旷而清幽的环境。庭院里青青的松树疏朗有致,微风从南面吹来,松涛声四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这种环境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也让人对自然之美产生了向往和追求。 接着,诗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感受进一步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他昂首离石枕,扶羸凭藤几,侧听风声,遥观松树,这种行为和感受表现出他对自然的亲近和欣赏。他倾听着松涛声,感受着微风拂面,欣赏着松树的形态和影子,这种体验让他感到愉悦和满足。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的形象和环境的美景。细叶舞轻烟,密影摇寒水,这些描写表现了松树的形态之美和环境的美景。这些美景让人感到自然之美的无穷魅力,也让人对自然之美产生了向往和追求。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态度和情感。他表示自己不再追求万事,只想在深山中享受这种美,这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他相信这种寂寥的生活也是一种快乐,即使年老时感到羞耻,也无所谓。最后,他强调了自然之美并不是只有陶公才能欣赏,任何人都可以享受这种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对自然之美的赞歌,它通过对庭院的描写和松树的形象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追求。诗人的行为和感受也表现出他对自然的亲近和欣赏,他相信这种寂寥的生活也是一种快乐,这也是他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