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气成此身,假缘暂寄世。 可怜自在性,本无烦恼系。 傍水与登山,悠然有深诣。 日在林下游,暮在林下宿。 供饮岩畔泉,充庖槛前菊。 半月一剃发,半年一洗浴。 但得恣疏懒,何曾有荣辱。 新秋雨初霁,圆月照我屋。 扶病起看月,坐久偶成曲。 人生天地间,性分各自足。 捧檄何必喜,途穷何必哭。 容彭不为长,颜杨不为促。 四者俱如梦,何为自羁束。 彼笑我太狂,我笑彼太俗。 彼我更相笑,是非无实录。 不如长默默,恬淡过昏旭。 |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它描绘了一种自在、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首先,诗中描述了诗人的生活方式,他聚气成身,假缘暂寄世,但自在性无烦恼系,傍水登山,悠然有深诣。他生活在林下游,暮在林下宿,供饮岩畔泉,充庖槛前菊,半月一剃发,半年一洗浴。这种生活看似简朴,但却充满了自然和自由的气息。 其次,诗人表达了对荣辱的淡然态度。他但得恣疏懒,何曾有荣辱,表现出对名利的淡然和超脱。他甚至在病中扶病看月,坐久偶成曲,也表现出一种坚韧和乐观的精神。 此外,诗人还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他认为人生天地间,性分各自足,捧檄何必喜,途穷何必哭。这表明他理解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被外在的荣誉和困境所束缚。 最后,诗人还提出了人生的四个境界:容彭不为长,颜杨不为促,四者俱如梦,何为自羁束。这表明他理解人生的不同阶段和状态,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外在的名利和地位,而在于内心的自由和自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它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不要被外在的束缚所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自在。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然,不要被外界的评价所影响。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