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隋家曲,当年亦九成。 哀音已亡国,废诏尚留名。 仪凤终沉影,鸣蛙祇沸声。 凄凉不可问,落日背芜城。 |
《越调隋家曲,当年亦九成。哀音已亡国,废诏尚留名。仪凤终沉影,鸣蛙祇沸声。凄凉不可问,落日背芜城。》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历史兴衰的诗,通过对隋朝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兴衰无常的感慨。 首句“越调隋家曲,当年亦九成”,诗人以隋朝的宫调为引子,暗示了隋朝的繁荣历史。其中,“九成”在这里指的是九成的乐音,象征着隋朝的鼎盛时期。 “哀音已亡国,废诏尚留名”,诗人通过描述隋朝的衰落和灭亡,表达了对亡国的哀叹。然而,尽管国家灭亡,但隋朝的废诏仍然留名,这暗示了历史的记忆和影响。 “仪凤终沉影,鸣蛙祇沸声”,诗人以“仪凤”比喻隋朝的辉煌,但最终还是像影子一样消逝,只留下空虚和喧闹的蛙鸣。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变迁和兴衰无常。 “凄凉不可问,落日背芜城。”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凄凉和无奈的感慨。芜城落日,象征着历史的落幕,而凄凉的氛围则让人无法触及历史的真实面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兴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兴衰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隋朝的描述,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的生活,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即历史虽然会变迁,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仍然可以创造新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