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书钞律千馀纸,净院焚香独受持。 童子病来烟火绝,清泉漱口过斋时。 |
这首诗《梵书钞律千馀纸,净院焚香独受持。童子病来烟火绝,清泉漱口过斋时。》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寺庙中僧人虔诚持戒,照顾病童的生活场景。 首句“梵书钞律千馀纸,净院焚香独受持”中,诗人通过描绘寺庙中堆积如山的佛法经律,以及僧人独自在清净院落中焚香敬奉的情景,刻画出僧人对佛法的虔诚和坚守。梵书钞律,指的是僧人需认真研读并遵守的千馀纸的佛法经律,这不仅是一种学术要求,更是对信仰的坚守和尊重。净院焚香,则描绘了僧人在清净的院落中独自焚香敬奉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孤独和坚守。 第二句“童子病来烟火绝,清泉漱口过斋时”则描绘了另一场景,病童在僧人的照顾下,生活无烟火,只有清泉漱口过斋时。这里诗人通过描绘病童的病情和僧人对他的照顾,展现了僧人对生命的关爱和对佛法的实践。童子病来烟火绝,描绘了病童生病后,僧人为了照顾他,断绝了一切世俗的烟火,这体现了僧人对病患的关心和照顾。清泉漱口过斋时,则描绘了僧人在照顾病童之余,用清泉漱口,准备过斋时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僧人的严谨生活态度,也展示了他们对佛法的敬畏和坚守。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寺庙中僧人虔诚持戒,照顾病童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僧人对佛法的坚守和关爱生命的情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清净无为的意境,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