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尝游太湖,爱石青嵯峨。 波澜取不得,自后长咨嗟。 奇哉卖石翁,不傍豪贵家。 负石听苦吟,虽贫亦来过。 贵我辨识精,取价复不多。 比之昔所见,珍怪颇更加。 背面淙注痕,孔隙若琢磨。 水称至柔物,湖乃生壮波。 或云此天生,嵌空亦非他。 气质偶不合,如地生江河。 置之书房前,晓雾常纷罗。 碧光入四邻,墙壁难蔽遮。 客来谓我宅,忽若岩之阿。 |
这首诗《我尝游太湖,爱石青嵯峨》是一首对太湖奇石的赞美的诗。作者通过描绘波澜壮阔的太湖,表达了对奇石的喜爱之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太湖的波澜壮阔,但作者却无法得到奇石,表达了其深深的遗憾和无奈。然而,作者对奇石的喜爱之情并未因此而减弱,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对奇石的追求和向往。 接着,作者赞扬了卖石翁的行为,他并不趋炎附势,不傍豪贵家,而是选择将奇石卖给那些真正懂得欣赏它的人。卖石翁的这种行为,让作者深感敬佩,也表达了作者对那些不慕名利、坚持自我、有自己原则的人的赞赏。 此外,作者还对奇石进行了深入的描绘和评价。他指出奇石的质地坚硬,形状奇特,如同经过琢磨一般。他甚至将奇石比作水这种最柔软的物质,因为湖面在奇石的衬托下产生了壮观的波纹。这种比喻既生动又富有哲理,展示了作者对奇石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最后,作者将奇石放置在书房前,早晨的雾气常常在奇石周围萦绕,使得奇石更加神秘而美丽。客人来到作者的家时,常常会被奇石所吸引,仿佛置身于幽静的山谷之中。这种描绘展示了奇石对作者生活的影响,也表达了作者对奇石的珍爱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太湖奇石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和内在品质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