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思贤共政涂,中台前日得真儒。 正看浴凤来虽晚,不觉冥鸿去已孤。 晓月犹临千里梓,春风又卷五云图。 谁过南荡青山下,只恐高名自古无。 |
这首诗的题目是《天子思贤共政涂》,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和对明君的期待。 首联“天子思贤共政涂,中台前日得真儒”,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天子对贤才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中台得到了真正的儒者。这一联通过“思贤”和“得真儒”两个关键词,表达了作者对明君和贤才的向往。 颔联“正看浴凤来虽晚,不觉冥鸿去已孤”,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渴望和对明君的期待。浴凤和冥鸿分别代表了凤凰和鸿雁,是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高贵和纯洁。作者通过这两个比喻,表达了希望得到真正的贤才来辅佐天子,同时也表达了对明君的期待。 颈联“晓月犹临千里梓,春风又卷五云图”,描绘了美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贤才的欢迎。晓月和春风是美好的自然景象,代表着希望和生机。千里梓则暗示了人才的广泛,五云图则代表着天子的权威和荣耀。这两句诗通过美好的景象和寓意,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贤才的欢迎。 尾联“谁过南荡青山下,只恐高名自古无”,表达了作者对人才的敬仰和对贤才的期待。南荡青山下暗示了贤才的所在之地,而高名自古无则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敬仰和对他们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作者对明君和贤才的向往和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胸怀和气度。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