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非陇头,师在古徐州。 气劲三河卒,功多万里侯。 元戎阃外令,才子幄中筹。 莫听关山曲,还生出塞愁。 |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从军将士的英勇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从军非陇头”,表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从军的背景。陇头,即陇山,在今陕西、甘肃一带,是古代从军将士常常征战的地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并非一开始就从军于此,而是被征调到这个地方来的。 “师在古徐州”则进一步明确了地点,古徐州指的是古代的徐州地区,包括现在的江苏、山东等地。这句诗暗示了战争的激烈和频繁,同时也可能暗示了战争的性质——可能是为了保卫边疆或者维护国家安全。 “气劲三河卒,功多万里侯”这两句诗描绘了从军将士的形象,他们身强力壮,勇猛果敢,但他们的目标却是在万里之外获得功勋,成为侯爵。这既是对他们英勇精神的赞美,也是对他们远大抱负的期待。 “元戎阃外令,才子幄中筹”这两句诗描绘了将军的形象,他身在军营之外发号施令,而才子则坐在军帐中筹划策略。这体现了将军和从军将士之间的紧密关系,也表达了对他们的信任和期待。 最后,“莫听关山曲,还生出塞愁”两句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人希望将士们不要被关山的歌曲所影响,不要产生出塞的愁绪,而应该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为了和平而战。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深沉饱满,通过对从军将士的描绘,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深情的诗篇,值得一读再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