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朝去礼拜,谁识丹霞在。 打倒木佛烧,院主反招罪。 得相而无相,参方会不会。 如来非大身,老卢快踏碓。 |
这首诗是表达了一种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 首句“朝朝去礼拜,谁识丹霞在”,丹霞是指佛教中一种象征吉祥的红色,这里用来形容虔诚的佛教徒。他们每天去礼拜,但很少有人理解真正的佛法在于内在的觉悟,而非外在的行为。这句诗表达了这种对表面行为的轻视,强调了内在的修行和觉悟的重要性。 “打倒木佛烧,院主反招罪”,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外在行为的虚妄性,打倒木佛是一种象征性的行为,代表了对形式主义的否定。而院主反招罪则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不解和反对,因为真正的修行是无为无我,无需担心招致罪责。 “得相而无相,参方会不会”,这句诗表达了佛教的无相之相观念,即真正的佛性是无形的,无法用语言描述,也无法用形象表达。参方会不会则表达了对寻求真理的渴望,即是否能够通过修行达到这种无相之相的境界。 “如来非大身,老卢快踏碓”,如来非大身表达了如来(佛)并非以高大威猛的形象出现,而是以慈悲和智慧的形象出现。老卢快踏碓则表达了对一种修行方式的赞扬,即通过劳动和实际的修行来体验生活,从而接近真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佛教教义的一种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的表达。它强调了内在的觉悟和修行的重要性,对形式主义和表面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同时也对无相之相的真理追求和通过劳动和实际的修行来接近真理的方式表示了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