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圣俞游梁王吹台有感》

高台压万井,四绝埃与氛。
上有金仟庐,凌虚结楣芬。
尝闻登其巅,直视太行云。
兰观良跂予,夙驾惭后君。
况当朱炎月,烈风来朝嚑。
泛潋白正醴,飘飖轻练裙。
想像箫鼓处,寥寥如有闻。
一写沈郁忧,怀古何足云。
作品赏析
这首诗《高台压万井,四绝埃与氛》是一首描绘高台雄伟壮观的诗,通过对高台登临所见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台之上的壮丽景象的赞美之情。 首句“高台压万井,四绝埃与氛”就描绘出了高台的雄伟气势,仿佛将整个城市都压在脚下,四周的尘埃与雾气都被阻绝在高台之下。这样的描绘方式,既表现了高台的巍峨壮观,也表现了诗人登临高台时的豪情壮志。 “上有金仟庐,凌虚结楣芬”一句,描绘了高台上金仟庐的建筑风格和凌空悬结的楣芬,进一步表现了高台的壮丽景象。 “尝闻登其巅,直视太行云”则表达了诗人登临高台顶部的愿望,想要直视太行山的云雾,进一步表现了高台的壮丽和诗人对高台的向往之情。 “兰观良跂予,夙驾惭后君”表达了诗人对登临兰观的期待和无奈,因为自己晚到而感到惭愧。这也表现了诗人对高台之美的追求和执着。 在炎热的夏天,“况当朱炎月,烈风来朝嚑”描绘了高台周围的景象,烈日炎炎,狂风呼啸,为高台的壮丽景象增添了几分悲壮和苍凉。 “泛潋白正醴,飘飖轻练裙”则描绘了白浪翻滚、酒香四溢、轻纱飘扬的景象,进一步表现了高台的美丽和神秘。 “想像箫鼓处,寥寥如有闻”则表达了诗人对登临高台时所听到的箫鼓声的想象,表现出一种悠远、宁静的气氛。 最后一句“一写沈郁忧,怀古何足云”,表达了诗人登临高台后所抒发的沉郁忧思,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高台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壮丽景象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篇。
相关诗词
  • 1
    [魏晋]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
    萧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
    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
    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
    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 2
    [明]
    梁王阁榭水中央,乌鹊双星带五潢,跨海虹桥三十里,广寒宫殿夜飘香。
  • 3
    [唐]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
    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
    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
    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