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报谒徐大雅仁因以题赠三首》

好在东都孺子孙,壮年曾谒舍人门。
只今此道同终少,君独深藏耻自论。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于东都(洛阳)子孙的赞美,他们壮年时曾拜访过官员的门,但现在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到底,而只有少数人能够深藏不露。 首句“好在东都孺子孙”,诗人以赞美的口吻描述了东都的子孙,他们像东汉时的王充一样,有着儒家的风范和气质。他们继承了东都的文化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 “壮年曾谒舍人门”描绘了他们年轻时曾拜访过官员的门,表现出他们的进取心和追求。而“舍人”指的是朝廷中的官员,这里表达了他们对仕途的渴望和追求。 然而,诗人在后两句中表达了对他们现在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到底的遗憾,并强调只有少数人能够深藏不露。这表现出诗人对于他们未能坚持到底的惋惜,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那些能够深藏不露的人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赞美东都子孙的儒雅气质和追求仕途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对于坚持到底、深藏不露的品质的赞赏和推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那些能够坚守自己信仰的人的鼓励和支持。
相关诗词
  • 1
    [唐]
    驷马归咸秦,双凫出海门。
    还从清切禁,再沐圣明恩。
    礼乐中朝贵,文章大雅存。
    江湖多放逸,献替欲谁论。
  • 2
    [魏晋]
    堂堂太祖。
    渊弘其量。
    仁格宇宙。
    义风遐畅。
    启土万里。
    志在翼亮。
    三分有二。
    周文是尚。
    于穆武王。
    奕世载聪。
    钦明冲默。
    文思允恭。
    武则不猛。
    化则时雍。
    庭有仪凤。
    郊有游龙。
    启路千里。
    万国率从。
    荡清吴会。
    六合乃同。
    百姓仰德。
    良史书功。
    超越三代。
    唐虞比踪。
  • 3
    [清]
    才高诚与命相妨,泥饮方知醉是乡。
    率土尽传供奉曲,匡山尚有读书堂。
    松元犹染宫袍湿,岩壑常沾翰墨香。
    回忆少陵头白句。
    蜀笺曾寄到浔阳。
    宛然群揖出风烟,五老相期太古前。
    岂易巢松留此地,何难吏隐卜他年。
    招来采石江头月,照彻匡庐山外天。
    更拟筑台祠大雅,黄金先铸李青莲。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