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客常乐坊,井泉浊而咸。 新屋新昌里,井泉清而甘。 僮仆惯苦饮,食美翻憎嫌。 朝朝忍饥行,戚戚如难堪。 中下无正性,所习便淫耽。 一染不可变,甚于茜与蓝。 近贫日益廉,近富日益贪。 以此当自警,慎勿信邪谗。 |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现象的多样性。诗中描述了旧客在常乐坊的井泉中饮用的经历,那里的井水既浊又咸,而新居在新昌里的他,发现那里的井水清澈甘甜。这种明显的对比,反映出人们在环境和生活条件改变时,对事物的感知和态度也会有所变化。 诗中描述的僮仆,已经习惯了苦饮,即使食物美味,他们也会挑剔嫌弃。他们每天都在忍饥挨饿中度过,心中充满了难以承受的悲伤。这种描述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无奈和无助。 诗中还提到了人性的弱点,如习惯、嗜好等,这些习性一旦染上就难以改变,甚至比染上茜色或蓝色更为严重。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人们往往容易沉迷于某些事物或习惯,即使知道它们有害,却仍然难以戒除。 此外,诗中还描绘了贫富差距的现象。贫穷的人越来越吝啬,而富有的人则变得越来越贪婪。这种现象无疑是一种社会病态,需要引起人们的警惕和反思。 最后,诗人以自警的方式告诫人们要谨慎交友,不要轻信邪恶的谗言。这种自我警醒的态度,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病态现象。它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醒,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以避免陷入困境和迷失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