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垄抆拭费诗书,一点灵光与道俱。 不缺不圆涵霁月,无中无表澈冰壶。 真机已熟虚生白,幻法宁容紫乱朱。 照物之余时反照,故吾殊不似今吾。 |
这首诗确实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一种深邃而内省的方式探讨了人生的真谛和自我认知的过程。 首先,“磨垄抆拭费诗书,一点灵光与道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学问的看法。他似乎认为,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磨砺,可以获得一种内在的灵光,这种灵光是与真理和道相一致的。这是一种对知识和智慧的深刻理解,它超越了表面的知识,而深入到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真理。 “不缺不圆涵霁月,无中无表澈冰壶。”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无偏见、清澈透明的精神状态。它像月光一样无缺无圆,像冰壶一样清澈透明,没有任何瑕疵或偏见。这是一种超越世俗观念,追求真理和公正的精神状态。 “真机已熟虚生白,幻法宁容紫乱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真实和虚假的理解。他认为,只有当一个人真正理解了真理,才能达到一种虚白的状态,这种状态没有任何杂质或偏见。而虚假的东西则无法容忍紫色混淆了红色,暗指虚假的东西无法容忍任何形式的混乱或干扰。 最后,“照物之余时反照,故吾殊不似今吾。”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我认知的重要性。他认为,在观察和理解外部世界之余,还应该反观自己,以了解自己的真实状况。这样的自我认知可以帮助他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刻而内省的人生观,它探讨了知识和智慧、真实和虚假、自我认知的重要性等问题。它鼓励我们深入思考,追求真理,保持清澈透明的心态,并不断反观自己,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