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虎不名真盗玉,子张何事便书绅。 圣贤立论有微旨,精义当求妙入神。 |
这首诗是对《论语》中孔子弟子言行的一些独特见解,表达了对圣贤立论的深刻理解和敬仰。 首句“阳虎不名真盗玉,子张何事便书绅”,通过阳虎和子张的行为,诗人表达了对名与实之间关系的独特理解。阳虎在《论语》中多次出现,但从未以名相称,这使得他实际上就像一个盗玉的盗贼。而子张则常被描述为“束带立于门阙”,似乎在积极准备入仕,但诗人却质疑他为何只是把学问束之高阁,这无疑是对子张行为的另一种解读。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反讽的手法,对《论语》中的某些描述进行了独特的解读。 第二句“圣贤立论有微旨,精义当求妙入神”,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论语》中的微言大义,并鼓励人们去深入探索其中的精妙之处。这里的“妙入神”是对《论语》中圣贤立论的高度赞扬,也表达了诗人对深入理解这些微言大义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论语》的深度解读和对圣贤立论的敬仰。它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精妙的用词,展示了诗人对《论语》的理解和敬仰。同时,它也鼓励读者去深入探索和理解这些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以达到对圣贤立论的“妙入神”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