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陈士元》

郊野英雄不肯收,膏梁刍豢有何谋。
胡儿只怒马黄弩,公子当求孤白裘。
唐诏屡颁蕡不第,汉坛才筑信当侯。
古今得丧同儿戏,何必区区叹白头。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生得失、英雄不遇、世态炎凉以及历史兴衰的感慨。以下是对每一联的详细赏析: “郊野英雄不肯收,膏梁刍豢有何谋。”这两句诗描绘了英雄不被世俗所接纳,即使在郊野这样偏远的地方,英雄也无处寻求帮助的场景。这里的“膏梁刍豢”指的是富贵人家,他们虽然生活富足,但却无法理解英雄的抱负和理想。这两句表达了英雄不遇、世态炎凉的感慨。 “胡儿只怒马黄弩,公子当求孤白裘。”这两句诗描绘了胡儿和公子们的对比。胡儿怒马黄弩,表现出他们的野蛮和无知;而公子们则应该寻求英雄的帮助,因为他们代表着正义和善良。这里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英雄不遇的主题。 “唐诏屡颁蕡不第,汉坛才筑信当侯。”这里李白借用李孚的典故,表达了即使在唐朝这样的盛世,英雄也难以得到重用的感慨。李孚是唐朝的一位文人,他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最终在汉坛上施展才华,却仍然不被重用。这里李白借用李孚的典故,表达了英雄不遇的主题。 “古今得丧同儿戏,何必区区叹白头。”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今得失的看法,他认为古今得失就像儿戏一样,不值得为此而过分忧虑。这里的“白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衰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不遇、世态炎凉、历史兴衰以及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胡儿和公子、李孚和英雄、古今得失和白头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诗词
  • 1
    [明]
    漫客狂游去不归,柳深江碧莫春时。
    十年客梦连宵雨,万里山行满箧诗。
    南浦草多离恨远,青楼人去雁来迟。
    何妨脱却风尘吏,日日街头醉似泥。
  • 2
    [明]
    故人闽海结茅堂,海上相思更渺茫。
    地气未春先见草,山风迎腊不飞霜。
    林深采药窥猿啸,田熟开书觉稻香。
    我欲移家同避世,可能白发老沧浪。
  • 3
    [明]
    东瓯有一士,周游吴楚间。
    一岁一归养,四十来作官。
    人生贵得意,寄书忽长叹。
    芳兰委蔓草,霜露复摧残。
    寸心欲焉托,相望隔山川。
    出门道路修,起伏千万端。
    直性不得遂,此道自古然。
    寄书当路者,下流良独难。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