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日月互相磨,万古悠悠一逝波。 六十四年成事少,八千余卷费功多。 山林有志知难变,毁誉无根听自讹。 近问野人安稳法,教予只学采樵歌。 |
这首诗《无情日月互相磨》是一首对人生哲理进行深入探讨的诗篇。它以一种深情的、内省的笔触,描绘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以及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如何面对和适应这种流逝。 首句“无情日月互相磨,万古悠悠一逝波”,诗人用无情的日夜交替,悠悠万古的时间流转来象征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这个比喻富有深意,它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也暗示了人在时间面前的渺小和无力。 “六十四年成事少,八千余卷费功多”是对人生经历的反思,诗人用具体数字“六十四年”和“八千余卷”来形容人的一生所做的事情很少,而花费在阅读、学习上的时间与精力却很多。这既是对人生短暂的感叹,也是对人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做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的反思。 “山林有志知难变,毁誉无根听自讹”是诗人对人生价值观的阐述。他主张人应该有坚韧不拔的志向,不被外界的改变所动摇,同时也要有足够的智慧去分辨和理解别人的毁誉,避免被无根之言所困扰。 最后,“近问野人安稳法,教予只学采樵歌”则是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方式的思考。他询问“野人”安稳的生活法门,并表示自己愿意学习采樵歌,过一种简单、朴素、稳定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价值、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问题。它提醒我们要有坚韧的志向,不被外界所动摇;要有足够的智慧去分辨和理解别人的毁誉;更要过一种简单、朴素、稳定的生活。这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值得人们反复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