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云路落斜行,入树穿村见赤城。 远近常时皆药气,高低无处不泉声。 映岩日向床头没,湿烛云从柱底生。 更有仙花与灵鸟,恐君多半未知名。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东南山区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首联“东南云路落斜行,入树穿村见赤城。”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东南山区的小路上,落日的余晖洒在云路上,使它看起来有些倾斜。诗人穿行在树林和村庄之间,看到了赤红的山城。这里运用了丰富的色彩词汇,如“云路”、“落斜”、“入树”、“穿村”、“赤城”,这些词汇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行进之中。 颔联“远近常时皆药气,高低无处不泉声。”进一步描绘了山区的自然环境。这里的空气总是弥漫着药草的香气,而山间的高低处也总是伴随着泉水的潺潺声。这些细节描绘出山区的自然环境之优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映岩日向床头没,湿烛云从柱底生。”进一步描绘了山区的日暮景色。太阳慢慢地沉下山头,最后消失在山岩之间;而湿漉漉的云朵则从山间的石柱升起。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日暮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欣赏之情。 尾联“更有仙花与灵鸟,恐君多半未知名。”表达了诗人对山区未知的神秘事物的敬畏和期待。这里提到了“仙花”和“灵鸟”,暗示着山区中存在着一些神秘的事物,诗人对这些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东南山区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诗中的细节描绘和生动的意象,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