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作品赏析
这首诗《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是一首表达诗人远离尘世、追求自由和自然的诗。 首联“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诗人表达了自己远离世俗名利,只求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他辞去了浮名,过上了随性而行的生活,这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由的向往。 颔联“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他常常在云外遇到寺庙而得以投宿,而在日落西山时,他喜欢在江边漫步。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闲适生活,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亲近。 颈联“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诗人以陶渊明和庾亮这两个历史人物来比喻自己,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他希望像陶渊明一样在县里欣赏花开,像庾亮一样在楼中观赏明月。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尾联“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诗人表达了自己远离尘世,不被理解的孤独和无奈。尽管他曾经向君王献书,但君王身居深宫,没有理解他的心境。这体现了诗人对君王的失望和对自由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由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远离尘世、不被理解的无奈和孤独。这种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深度。
相关诗词
  • 1
    [唐]
    春愁能浩荡,送别又如何。
    人向吴台远,莺飞汉苑多。
    见花羞白发,因尔忆沧波。
    好是神仙尉,前贤亦未过。
  • 2
    [唐]
    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
    贤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烟收。
    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
    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
    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江月照吴县,西归梦中游。
  • 3
    [宋]
    君不见年年三月千丛媚,紫烂红繁夸胜异。
    寻常人戴满头归,醉折狂分不为贵。
    枝闲叶尽根空培,人情皆待明年开。
    化工自有呼魂术,霜前唤下琼瑶台。
    王母亲将金粉傅,麻姑齐借霓裳来。
    主人盖是神仙才,不然此物胡为而来哉。
    二姬劝酒谁引满,长洲懒吏先举杯。
    多感同年与攀折,吟诗欲谢难轻发。
    青宫校书方遁迹,代我作歌如锦拆。
    他年吾辈功业成,与君共作骑鲸客。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