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虽泛南流水,称意南行莫恨赊。 道路先经毛竹岭,风烟渐近刺桐花。 舟停渔浦犹为客,县入樵溪似到家。 下马政声王事少,应容闲吏日高衙。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行的旅途,表达了诗人对南行的感慨和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赞美。 首句“北人虽泛南流水”,诗人以北人南行为引子,表达了南行的主题。这里“泛”字用得巧妙,既写出了北方人初次见到南方清澈的流水,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又暗示了南行的艰辛和旅途的劳顿。 “称意南行莫恨赊”,诗人劝告读者不要因为路途遥远而感到厌烦,反而应该感到满足和愉悦。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诗人对南行的自我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道路先经毛竹岭,风烟渐近刺桐花。”诗人描绘了南行的道路和沿途的风光。毛竹岭高峻挺拔,刺桐花盛开在风烟之中,这是南方特有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舟停渔浦犹为客”,诗人笔锋一转,写到了停船在渔浦的情况。虽然已经停船休息,但诗人仍然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客人,因为前方还有更远的路程等待着他。这种心态表现出诗人的坚韧和乐观。 “县入樵溪似到家”,诗人用“县入樵溪”来形容到达目的地后的感觉,似乎回到了家乡一样。这表现出诗人的归乡之情和对南方的热爱。 最后两句,“下马政声王事少,应容闲吏日高衙。”诗人以“下马政声王事少”来表达自己虽然身处异乡,但仍不忘公务,勤勉为官。而“应容闲吏日高衙”则表现出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南方的喜爱。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南行的描绘和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南方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公务的勤勉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他的人格魅力和为官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