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真渺无始,飘业产钱唐。 外族宗南郡,门风祖偃王。 微缘先劫种,宿习妙龄彰。 父母怜多病,亲实怪异常。 布花模讲道,画石学题章。 戒印乱年佩,心猿志学狂。 荣名虚准拟,簪组妄思量。 礼乐师周孔,虚无学老庄。 躁嫌成器晚,心竞寸阴忙。 翼翼修天爵,孜孜耻面墙。 内藏儒志气,外假佛衣裳。 每恶销金口,时劳疾恶肠。 手中期得桂,箭下待穿杨。 騃鹿方随焰,坚冰忽遇阳。 系珠知在体,甘露忝亲尝。 要道传三观,真机得妙常。 |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身经历和思想的深刻反思和生动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道德、信仰等方面的理解和追求。 首先,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年轻时的迷茫和无助,仿佛迷失在真假的迷宫中,不知道何去何从。这反映了作者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挑战。接着,诗中又描绘了作者投身外族宗族,继承门风,学习偃王的精神,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在描述过程中,作者也表达了对因果报应、宿命论等思想的思考。他意识到自己过去的种种行为和习气所带来的后果,同时也对未来的命运抱有疑虑和担忧。然而,作者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追求真理,学习礼乐、虚无学说等,试图找到自己的出路。 在诗的结尾,作者表达了对道家思想的认同和对儒家思想的反思,表现出一种矛盾和挣扎。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坚信自己能够找到真理,实现自己的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德、信仰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追求,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不断探索的精神状态。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