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在城下,形胜堪赏爱。 尤宜春水满,水石更殊怪。 长山势回合,井邑相萦带。 石林绕舜祠,西南正相对。 阶庭无争讼,郊境罢守卫。 时时溪上来,劝引辞学辈。 今谁不务武,儒雅道将废。 岂忘二三子,旦夕相勉励。 |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小溪的美丽景色,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首段描述了小溪在城下的形胜之地,尤其在春水满溢的时候,水石交融的美景更是引人入胜。长山环抱的形势,城市乡村相互环绕,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而舜祠周围的石林环绕,西南方向与它遥遥相对,更增添了小溪的神秘和魅力。 接下来的几段,诗人在描述小溪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和谐安宁生活的向往。没有争斗的庭阶,没有守卫的郊境,人们常常在小溪边聚会,鼓励那些追求学问的人。诗人对那些不追求武力,而致力于学问的人表示赞赏。然而,他也看到了社会上普遍的趋向,即忽视儒雅之道,这让他深感忧虑。因此,他提出希望有志之士能够互相勉励,坚持儒雅之道。 整首诗通过对小溪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和谐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那些致力于学问、儒雅之道的志士的赞赏和鼓励。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的佳作。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描绘的画面生动逼真,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小溪的美丽和魅力。同时,诗人的情感真挚深沉,对那些追求学问、儒雅之道的志士寄予了深深的期望,让人感受到了他的热情和执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