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上皇龛》

升危蹑石梯,已觉毛骨异。
玄龛剖山腹,六月霜雪至。
佛台磨青瑶,绀滑不留水。
巍巍数天人,苍玉刻冠佩。
老僧拂高崖,上有昔人字。
国都已萧瑟,山泽隐遗事。
西轩俯空阔,昼夜纳苍翠。
卜筑莫后时,林中有余地。
作品赏析
这首诗《升危蹑石梯,已觉毛骨异。》是一首对山中景色的赞美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升危蹑石梯,已觉毛骨异。”描绘了诗人攀登山路,一步步接近山顶的情景。这里的“危”和“石梯”暗示了山势的陡峭和山路的存在,而“毛骨异”则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环境的独特感受,即与城市或平原的环境有所不同。这种感受可能源于山中的清幽、静谧和神秘氛围。 “玄龛剖山腹,六月霜雪至。”描绘了山中寺庙的景象,其中“玄龛”可能指的是寺庙中的祭台或龛位,“剖山腹”则暗示了寺庙的特殊位置和建造方式。而“六月霜雪至”则描绘了山中的奇特气候,即使是在炎热的六月,也可能会有霜雪的出现,进一步增强了山中的神秘氛围。 “佛台磨青瑶,绀滑不留水。巍巍数天人,苍玉刻冠佩。”这几句诗描绘了佛像和山石的美丽景象。佛台磨青瑶,暗示了佛像的材质为青玉或翡翠,而绀滑不留水则描绘了山石的湿润和光滑。巍巍数天人,苍玉刻冠佩。则表达了山峰的高大和山石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山中神秘而神圣的气氛。 “老僧拂高崖,上有昔人字。国都已萧瑟,山泽隐遗事。”这几句诗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另一面,即老僧在高崖上拂拭,上面留有过去的字迹。这里暗示了山中隐藏着过去的故事和历史,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遗事的敬仰。 最后,“西轩俯空阔,昼夜纳苍翠。卜筑莫后时,林中有余地。”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能够在那里建造自己的住所,享受山中清幽、宁静的生活。这里的“卜筑”暗示了诗人对山中的热爱和向往,“莫后时”则表达了他对未来的乐观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赞美和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敬仰。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相关诗词
  • 1
    [先秦]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1]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2],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3],莫桂酒兮椒浆。
    扬枹[4]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
    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 2
    [唐]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
    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
    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
    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
    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
    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
    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
    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
    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
    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
    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
    逡巡大遍凉州彻,色色龟兹轰录续。
    李谟擫笛傍宫墙,偷得新
  • 3
    [唐]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