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子七十犹穷人,空山度此冰雪晨。 既不能挺长剑以抉九天之云,又不能持斗魁以回万物之春,食不足以活妻子,化不足以行乡邻。 忍饥读书忽白首,行歌拾穗将终身。 论事愤叱目若炬,望古踊跃心生尘。 三万里之黄河入东海,五千仞之太华磨苍旻。 坐令此地没胡虏,两京宫阙悲荆榛。 谁施赤手驱蛇龙? 谁恢天纲致凤麟? 君看煌煌艺祖业,志士岂得空酸辛! |
这首诗是一首对陆子(陆游)的赞扬和感慨的诗。陆子在七十岁时仍然穷困,无法改变社会现状,但他仍然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忍饥读书,愤叱世事,望古踊跃,期待着能够改变国家命运。 首段描绘了陆子生活的艰难,他无法挺剑抉云、持斗魁回春,只能食不足以活妻子,化不足以行乡邻。但同时也表达了对陆子的敬仰和同情。 接下来的段落,诗人通过黄河、太华等意象,描绘了陆子内心的壮志和期待,他希望坐令此地没胡虏,两京宫阙悲荆榛,恢复煌煌艺祖业。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和痛苦。 最后一段,诗人对陆子的遭遇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同时也对那些有能力却袖手旁观的人表示了谴责。诗中提到了“赤手驱蛇龙”、“恢天纲致凤麟”,暗示了陆子在当时社会中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整首诗表达了对陆子的敬仰和同情,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无奈。诗人通过陆子的遭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那些有能力却无法改变社会现状的人的谴责。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寓意深远。 |